在徽风皖韵浸润的黟县大地,历史文化遗产是镌刻在岁月里的城市密码。黟县住建局立足职能定位,以守护文化根脉为己任,统筹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、街区活化、村落传承与风貌整治,在保护与发展的交响中奏响文化强音。
光影叙事,唤醒历史记忆。历史文化名城纪录片《文脉春秋 安徽•黟县》重磅播出,以镜头语言讲述古城千年故事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同步筑牢文物安全防线,妥善处置3处汛期历史建筑隐患,发放修缮补助资金1万元“输血”古建修复;举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培训会,发放200份《应知应会手册》、1000份宣传折页,推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。
科技赋能,激活街区新生。黟县古城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成功获批,初步设计方案加速深化;智慧古城保护管理平台一期建成投用,二期巡查监管APP即将上线,实现“人防+技防”的数字化守护。完成23户房屋勘察、10户设计方案核查,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,为古城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动能。
精准施策,严守保护红线。针对住建部反馈图斑,邀请专家“把脉问诊”,完善整改方案;开展县级评估与季度督查,形成报告通报30项问题,以“清单化”管理推动整改落实。成功申报传统村落传统建筑集中连片项目,争取省级专项资金760万元;省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初设通过评审,同步推进《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》宣贯,发放条例200余本,启动黟县传统村落保护规划(专篇)编制;强化传统村落的日常巡查工作,构建全方位的保护体系。
风貌整治,重塑徽韵肌理。聚焦徽派民居风貌保护,印发专项整治方案,重点针对屋顶及平台违规加建、彩钢板屋面、立面色彩等与徽派民居整体风貌不协调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,对提升范围内的村落和建筑风貌开展全覆盖排查。
全县累计排查彩钢棚(房)313处,完成整治172处,共计7466平方米。徽派风貌整治行动使传统村落肌理得以恢复,切实提升了村落的整体美感,让村落风貌更加和谐统一。
从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到智慧平台的科技守护,从传统村落的资金赋能到徽派风貌的整治焕新,黟县住建局正以扎实行动书写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时代答卷,让古老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,为建设文化强县筑牢根基。(韩燕 吴子薇)
配资入门炒股,配资炒股开户官网,实力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